2021年12月3日,中老铁路首趟国际旅客列车开行
时间刻度,标注历史的重要节点。
“发车!”4月13日8时08分,伴随着列车司机的发车令,D887次列车从昆明南站缓缓驶出,迎着朝阳,一路向南,10小时30分后,抵达老挝万象。这标志着中老铁路国际旅客列车正式开行,昆明至万象间实现火车朝发夕至。
4月13日至19日,记者跟随“钢铁丝路好风光”之“走进中老铁路”采访团走进中老铁路万象、万荣、琅勃拉邦、西双版纳等沿线站点,观察感受这条联通中老两国的友谊路、发展路、幸福路。
中老铁路开通运营以来,已成为中国与东盟之间内外联动、便捷高效的国际物流黄金大通道。以昆明为起点,中老两国之间人畅其行、物畅其流、民心相通、文化互鉴,为沿线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不竭动能,谱写出了中老两国发展新篇章。
人畅其行
人畅其行,中老铁路通车以来,成为了中老两国人民出行的首选。依托中老铁路,昆明成为老挝人向往之城。
老挝时间7时许,夜幕降临,琅勃拉邦夜市人头攒动,来自世界各国的旅客在这里拍照“打卡”,品尝美食。中老铁路开通后,让这座世界遗产之城旅游业持续火爆,不仅吸引了国外的游客,很多老挝的游客也坐着火车到琅勃拉邦旅游。
在琅勃拉邦夜市购物的云南人宋波说:“我一直想来老挝旅游,但以前觉得交通不方便就没来,几天前得知中老铁路首趟国际客运列车即将开通,昆明到万象朝发夕至,我就让孩子给我报了旅行团,来老挝琅勃拉邦、万荣体验不一样的风土人情。”
琅勃拉邦
数据显示,自中老铁路开通运营以来(截至4月15日),琅勃拉邦站开行列车1529对,客发728268人次,最高日发送3643人次。今年以来,开行列车421对,为去年同期196%,客发248934人次,为去年同期的343%,车站的旅客发送量不断增加。
老挝新闻、文化和旅游部部长苏沙婉·维雅吉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老中铁路从蓝图变为现实,为老中两国人民特别是游客往来提供便利,同时也方便了老挝周边国家人民的出行。这条铁路将为老挝带来更多游客,为老挝带来福祉。
记者在老挝采访中,很多老挝人表示,想乘坐中老铁路国际旅客列车去中国旅游,特别想去中老铁路的起点昆明,去看滇池、看海鸥、吃米线等。
昆明南站至万象站车票
今年27岁的文莱是老挝人,目前在万象从事导游和翻译工作,他计划年内去昆明旅游。“我只有一次转机路过昆明,没有到昆明城去过。中老铁路国际旅客列车开了之后,从万象到昆明更方便了,我打算今年内带着我的家人去中国昆明旅游,去吃米线。”文莱说,目前,已经有很多的老挝人向他咨询怎么去中国旅游,他所供职的公司也计划开通前往云南的旅游路线,带领更多的人来昆明玩。
数据显示,自中老铁路开通运营以来,截至4月18日,累计发送旅客1443万人次,旅游客流持续火爆,跨境旅客稳步增长,不仅为两国人民带来巨大福祉,也为共建“一带一路”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示范。随着中老铁路国际旅客列车的开行,将进一步汇人流、聚产业,为沿线地区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物畅其流
物畅其流,中老铁路通车以来,中老两国间的货运时间成本和物流成本大幅下降。海内外的商品以最短时间、最低成本输送到昆明,满足了昆明乃至我国人民对各类物资的需要。同时,昆滇乃至国内的蔬菜、水果、咖啡、茶叶等也经中来铁路,快速走向世界各地。
老挝驻上海总领事馆领事帕坎西近日表示,老中铁路将运输成本降低了20%至40%。就货运而言,老中铁路运输成本为0.5元/吨/公里,比公路运输成本更低;20小时到24小时的行驶用时也低于公路货运的45小时。
正如帕坎西所言,中老铁路开通后,许多公司尝到了中老铁路运输的甜头,西双版纳曼列橡胶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之一。4月19日,在野象谷接受“钢铁丝路好风光”之“走进中老铁路”采访团采访时,西双版纳曼列橡胶有限公司销售总监邹强介绍,中老铁路开通时,该公司是在野象谷站发货的第一家橡胶企业,曼列橡胶以001的编号搭乘中老铁路运往全国各地。现在,该公司98%的货物通过铁路来运输,最远到沈阳、长春等地,整体运输成本下降了5%左右。依托中老铁路,企业发展也形成良性循环,从2021年生产干胶6万多吨、销售收入8.05亿元,到今年预计年产8万吨、销售收入突破10亿元。
在泰国尖竹汶府一家榴莲分拣工厂,工作人员在分拣榴莲
小马国炬缘多物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林俊芳介绍,中老铁路开通后,该公司开启了“铁路+公路”联运模式的探索,成本支出减少了10%左右。随着国内段物流业务越来越顺畅,该公司已将视野延伸到了中老铁路的老挝段,目前正与老挝琅勃拉邦和万荣等地企业积极协调有关运输协议。
“中老铁路让老挝啤酒香飘万里。”西双版纳州泰源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腾海琳介绍,中老铁路开通后,该公司走铁路运输,发现铁路运输最大的特点是货物损失率几乎为0,可以忽略不计。从老挝到国内的运输时间也从10天左右缩短至3到4天,运输效率提高后,让该公司的市场越拓越宽。
普洱车务段野象谷站站长何春荣说:“中老铁路开通后,野象谷站货运量呈井喷式增长,装载着集装箱的车辆川流不息,每天都是一派繁忙景象。原本设计吞吐量75万吨/年的货场,2022年第一年就完成了161万吨,货物发送量仍在持续增长。”
野象谷站装车情况
这仅是中老铁路物畅其流的一个缩影。目前,国内25个省市相继开行了中老铁路跨境货物列车,货物已覆盖老挝、泰国、缅甸、马来西亚、柬埔寨、越南、孟加拉、新加坡等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货物品类由开通初期的化肥、百货等10多种扩展至电子、光伏、冷链水果等2000余种,形成了稳定高效的国内国际双循环运输通道,助推国际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
民心相通
中老两国山水相连,人文相亲。中老铁路让两国民心相通,情谊绵长。
作为中老两国共同建设的重大基础设施合作项目,中老铁路是民心工程、友谊工程,还是示范工程。在铁路运营过程中,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坚持既授之以鱼、又授之以渔,持续加大老挝籍员工培训力度,积极解决当地民众就业问题,不断增强老挝人民对中老铁路的认同感。
考虑到老挝缺乏铁路管理经验,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在中老铁路开通前夕积极与老挝政府铁路部门对接,结合中老铁路实际,帮助研究制定铁路法律法规、管理制度、技术规范、操作标准,提供高铁管理规章制度、作业指导书等具有知识产权的参考资料,并派出540名涵盖铁路管理各个系统的优秀人才到老挝,指导和协助老方共同开展铁路运营工作。
引进外来人才是“输血”,培养当地人才是“造血”。为培养当地铁路人才,中老铁路开通后,老中铁路公司免费开设培训班,从中国国内邀请铁路专家传授机车驾驶、车辆检修、调度等知识,先后举办4期培训班,累计培训老挝籍学员1000余名。其中700余名老挝籍员工已参与到中老铁路运营及维保工作中,成为老挝第一代铁路技术人才。目前,老中铁路公司老挝籍员工占比已接近60%。
老中铁路有限公司琅勃拉邦维保管理中心的老挝学员和来自昆明集团公司的中国师傅进行业务学习
老挝小伙立姆是中老铁路琅勃拉邦维保管理中心的一员,他的任务是线路观察、尺寸测量、线路调整等日常维保工作。“通过中老两国联合培养铁道工程人才项目,我曾在中国学习,2021年11月回到老挝,刚回来就赶上了老中铁路通车,很激动。”立姆告诉记者,刚开始自己只有理论知识,缺乏实操经验,但是在管理中心的中国师傅的悉心指导下,他一点点在实践中应用在中国学到的知识,现在已经是管理中心的“主力军”了。
此外,中老铁路老挝段还加大当地员工聘用力度,帮助解决民众就业难题。据不完全统计,中老铁路在货物装卸、物流、安保、保洁等方面,累计招聘使用当地员工3500多人,并带动了物流、城市交通、商贸、旅游等行业发展,间接增加就业岗位10万余人。
丝路新歌
大道致远,丝路新歌。飞驰的列车将载着开放合作、包容普惠、共同发展的时代呼声,在中国昆明和老挝万象间穿行。
作为中老铁路的起点,近年来,昆明顺应时势,紧紧抓住“一带一路”建设、RCEP落地生效等机遇,构建具有昆明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形成化工、冶金等千亿级产业集群,新能源电池、稀贵金属、信息制造三大千亿级产业集群雏形初显,推动昆明高质量发展,经济总量在全国省会城市中实现争先进位。
昆明站北进站口广场的“中老铁路零公里标”纪念碑
2022年5月,昆明市正式托管西双版纳州磨憨镇,共建国际口岸城市,成为全国唯一拥有“边境口岸”的省会城市,将充分发挥中国老挝磨憨—磨丁合作区与昆明综合保税区、昆明经开区、中国(云南)自贸试验区昆明片区等开放平台政策叠加优势,以大通道带动大物流、大物流带动大贸易、大贸易带动大产业、大产业带动大发展。
2022年7月,昆明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印发《昆明市推进中老铁路沿线开发三年行动计划》,明确高质量推动磨憨国际口岸城市建设,为云南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作出积极贡献。
目前,磨憨国际口岸城市建设加速推进。随着中老铁路国际旅客列车开行,磨憨口岸经济加速由“通道经济”向“产业经济”转型,积极谋划打造中国—东盟国际陆海大通道,努力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磨憨—磨丁经济合作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说:“随着‘一带一路’的深入推进、RCEP生效实施和中老铁路开通运营,为我们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
老中铁路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万象南换装场开通后,实现中国铁路网与中南半岛米轨铁路的“硬联通”,进一步增强了中老铁路辐射带动作用,提升中国与东盟国家间的国际联运效率,降低跨境物流成本,从中国昆明到泰国林查班港间的运输时间比汽车换装倒运缩短1天左右,运输成本减少20%以上。
未来,以昆明为中心的国际班列,向北辐射成都、重庆、武汉、西安等内陆物流节点,与“一带一路”中欧通道互联,打造以中国为核心的东盟—中国—欧洲大通道;向南通过中老铁路、中南半岛米轨铁路到达泰国、新加坡等国家,形成陆海联运的国际新通道,将有力促进沿线经济社会发展。
时代赋予了昆明新的使命、新的机遇。以中老铁路为契机,昆明正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建设更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昆明,未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