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1日《云南日报》专版聚焦昆明经开区(自贸试验区昆明片区)
报道称,五年来园区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战略,聚焦云南省“3815”战略发展目标和昆明市“六个春城”建设。以制度创新为引领,以可复制可推广为基本要求,抢抓RCEP生效、中老铁路通车,昆明托管磨憨等重大机遇不断突出“沿边跨境”特色。加大对外开放步伐,着力提升创新驱动力、政策吸引力、产业竞争力及国际影响力,当好制度创新“头雁”,打造沿边开放新高地。
报道全文如下
率先在全国落地“四区联动”集成创新发展模式,打造园区合作开放新样板。
“飞地园区”打破现有行政区域限制,合力构筑承接产业转移的新高地……
这是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昆明片区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的生动实践,是沿边开放新高地效应加快彰显、助推地方经济发展的生动体现。
2024年8月,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昆明片区迎来建设五周年。5年来,昆明经开区(自贸试验区昆明片区)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战略,聚焦云南省“3815”战略发展目标和昆明市“六个春城”建设,以制度创新为引领,以可复制可推广为基本要求,抢抓RCEP生效、中老铁路通车、昆明托管磨憨等重大机遇,不断突出“沿边跨境”特色,加大对外开放步伐,着力提升昆明片区创新驱动力、政策吸引力、产业竞争力及国际影响力。
“ 四区”联动 增强发展动能
如今,“四区叠加”优势与“云南速度”相结合,在昆明经开区(自贸试验区昆明片区)激发出澎湃活力。
为解决沿边口岸缺乏产业支撑、内陆省会缺乏陆路口岸通道的机制问题,克服园区政策功能趋同、发展小散弱差、产业承载不足、开放优势不强等实际,园区率先在全国落地“自贸试验区+经济开发区+综合保税区+跨境合作区”的“四区联动”集成创新发展模式,积极打造园区合作开放新样板。
2022年4月,昆明与边境口岸磨憨因“黄金大通道”中老铁路一线相连。在共建国际口岸城市的目标下,云南省打破体制、机制、政策壁垒,做出了昆明全面托管磨憨的重大决策。过去两年,通过一系列新模式、新思路、新举措,推动磨憨开发建设跑出快节奏、加速度,使磨憨成为一片高质量发展的热土、投资兴业的沃土。
托管磨憨让昆明成为全国唯一有边境线、边境口岸的省会城市。今年上半年,中国老挝磨憨—磨丁经济合作区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额21.96亿元、同比增长224.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53亿元、同比增长7.3%。磨憨口岸进出口货物总量完成523.88万吨、同比增长23.76%,进出口货值总额完成273.3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6.75%,口岸城市活力日显。“四区联动”把经开区产业多、跨合区通关快、自贸试验区政策好、综保区成本省的独有特色整合,并形成了“3+1>4”的发展效应。
在空间联动上
中老铁路把经开、磨憨、磨丁3个园区从空间上联通起来,全力拓展承接产业转移和产业链培育发展空间。昆明经开区(自贸试验区昆明片区)正加快建设沪滇临港昆明科技城,推动建设磨憨—沪滇临港产业服务中心,一批优质产业转移项目相继落地,形成“上海—昆明—磨憨”产业梯度布局,推动沿江、沿线、沿边接力开发开放。
在产业联动上
把企业总部及研发、设计、销售、结算、制造核心环节放在昆明经开区(自贸试验区昆明片区),一般制造、装配环节放在磨憨—磨丁合作区,最大限度利用各项政策和园区综合优势,更好承接产业转移、推进国际产能合作。
在政策联动上
联动昆明经开区(自贸试验区昆明片区)的产业政策和磨憨开放前沿的各类优惠政策,积极构建“昆明集货+磨憨分销”“磨憨进口+昆明集散”等分工体系,助力企业进一步拓展市场,增强核心竞争力。
在服务联动上
围绕RCEP关税减让、原产地规则、服务贸易等,加大跨境制度创新力度,持续提升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在“一照多址”“互通互认”工作基础上,与磨憨联合推出“跨区通办”政务服务,满足各类经营主体异地办事需求,实现互惠互利、共赢发展。
随着昆明大力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作为重点“飞地园区”的磨憨—磨丁合作区迎来发展新机遇。今年5月,昆明市印发实施重点“飞地园区”跨区域协作管理办法(试行),明确将昆明市托管的边境口岸磨憨所在地的磨憨—磨丁合作区、沪滇协作的重要产业园区沪滇临港昆明科技城作为重点“飞地园区”,通过构建合作共赢、利益共享的跨区域协作机制,调动全市各级各部门积极性,推动招商引资和产业转移项目在重点“飞地园区”优先落地、高效集聚。
在磨憨,昆明海福创两亚产业园、南坡国际产业示范园、上海临港跨境综合服务中心等项目今年将开工建设。这些项目建成后的标准化厂房、办公及配套设施将为下一步承接好东部产业企业提供保障。随着东西部产业协作的深入,“飞地园区”这台强劲的新引擎将助力昆明片区“飞”出高质量发展加速度。
先行先施 推进制度创新
率先开展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试点、创新开展涉外法律服务、一业一证试点改革、创新知识产权服务、推动检验检测产业发展……5年来,昆明经开区(自贸试验区昆明片区)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解放思想、守正创新,推出了一大批基础性、开创性改革开放举措,形成了许多标志性、引领性制度创新成果,涵盖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政府管理改革、金融开放创新等多个领域,有效发挥了改革开放综合试验平台作用。
投资方面
园区全面实施外商投资负面清单管理,普洛斯、万纬国际等一批外资项目相继落地,上好佳等一批外资企业利润再投资顺利实现;
贸易方面
跨境电商、保税检测、保税培训、市场采购等新业态、新模式健康发展,国际贸易通道进一步畅通;
金融方面
QFLP试点、中老跨境人民币调运、中老铁路“一单制”、运费融资、小币种跨境结算等金融创新服务助力企业国际化发展;
人员流动方面
东南亚跨境人才服务平台服务范围和影响力持续扩大,首家中国—老挝合资旅行社、中国—喀麦隆合资演艺经纪公司落地,中老铁路客运量大幅攀升,人员往来更加自由便利;
创新驱动方面
华为数字经济创新中心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民族药协同研发联合体不断推出创新产品,知识产权保护运营能力大幅提升,新质生产力正在凝聚,创新驱动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引擎;
沿边发展方面
与磨憨、河口、瑞丽、临沧等口岸和边境经济合作区的联动创新持续深入,与境外老挝万象赛色塔综合开发区、塔纳楞港、泰国罗勇工业园区的合作稳步推进,沿边经济社会发展模式不断创新;
辐射中心建设方面
跨境电力交易、国际法律服务、东盟技术转移、RCEP创新服务等综合服务辐射南亚东南亚多个国家和地区市场主体,云南省辐射效应逐步彰显。
先行先试、制度创新,正成为昆明经开区(自贸试验区昆明片区)的鲜明印记。与2019年相比,园区新注册企业增长2.2倍,外资企业增长1.8倍,实际利用外资增长2.1倍,外贸进出口额增长2.7倍。
截至2024年6月底,国务院总体方案赋予自贸试验区昆明片区的94项改革试点任务实施率达100%,昆明片区累计形成制度创新成果220项,其中6项在国家层面宣传推广、14项具有全国首创性、55项在省级复制推广。每一项制度创新都体现了昆明片区先行先试、系统集成、制度创新的积极探索和勇于实践。
园区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以可复制可推广为基本要求,推动“制度良种”在各地生根发芽。
内畅外联拓宽贸易通道
伴随着一声汽笛长鸣,满载老挝等东南亚地区的水果、橡胶和白糖、金属硅等产品的班列,从昆明王家营西集装箱中心站缓缓驶出,82个小时后将到达上海临港新片区芦潮港站。
这是创新探索开行的“沪滇·澜湄线”国际货运班列。依托中老铁路、沪昆铁路,形成“沪滇(中老铁路)+”战略发展模式,这条沪滇携手架起的开放“强动脉”,更好地连接中国国内市场和南亚东南亚市场,激发沿线活力,推动产业链供应链资金链人才链加速融合,为区域协同发展探索出一条新路径。
作为中老铁路的国内起点和终点,昆明经开区(自贸试验区昆明片区)王家营和磨憨的地区交通枢纽地位得到进一步增强。同时,通过中老铁路实现与沿线国家的资源互补、市场共享,建立面向东盟区域的产业链,联通国内与南亚东南亚国家的市场。
列车飞驰,联通东西,通达世界。统计分析显示,中欧、沪滇、湘滇、云贵等“澜湄+”国际班列先后开行后,货物品类持续扩大,运输时间大幅压缩,运输成本不断下降,跨境货运能力持续增强。
园区联动相关部门通过“大胆试、自主改”,力促口岸通关便利化。
“为拓宽东南亚热带水果进入中国市场陆路运输通道,满足RCEP规则下易腐货物6小时通关要求,中老铁路全程冷链专列开通运营。”昆明经开区(自贸试验区昆明片区)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园区积极助力推动开行中老泰国际铁路联运冷链班列,中老铁路“黄金线路”作用不断彰显。其中,榴莲的进口量大幅上升。
如今,榴莲、山竹、百香果等一批批来自东南亚的热带水果经原产地预处理后,直接装入铁路冷柜,以全程保冷状态运抵昆明。同时,云南的石榴、雪莲果,陕西的苹果等温带果蔬也汇聚中老铁路,通过全程冷链专列运向海外。
在推动云花产业高质量发展方面,自贸试验区昆明片区联动昆明海关,制定出台面向花卉企业的便利化措施,并利用减免税货物税款担保模式,开辟通关绿色通道,让企业享受到专业化服务。
便利通关使得花卉企业进口成本显著降低。花卉种子减免税政策落地以来,昆明海关累计办理花卉种子类征免税确认通知书1465份,减免税款达2612万元,降低了花卉企业的税负压力。
得益于昆明海关所释放的政策红利,自贸试验区昆明片区花卉企业不断引进新优品种。昆明国际花卉拍卖交易中心交易的鲜切花品种目前已超过3000个,鲜花交易日均规模450万至500万枝,标志着云花产业实现了从传统生产运营到高质量发展的创新升级。
5年来,昆明经开区(自贸试验区昆明片区)积极服务和融入国家战略,谱写开放合作新篇章。中老铁路通车以来,推动省级出台实施《中老铁路三年行动计划》,中老铁路综合开发利用水平稳步提升;昆明托管磨憨,建设国际口岸城市,“省会城市+沿边口岸”的发展模式正彰显出旺盛生命力;率先开展RCEP政策研究和培训,推动省级出台《加快对接RCEP行动计划》,RCEP项下的原产地证书签发、货物贸易关税减让、服务贸易创新发展等各项安排逐步实施,与对象国的贸易量持续提升。
优化服务促进产业聚集
发出全省第一份中外合资旅行社、第一份外资演艺经纪公司营业执照,为留学生在昆创业、外商在昆投资发展试出一条新路子……如今,昆明经开区(自贸试验区昆明片区)在更多领域试点取消或放宽外资准入限制。
作为云南省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园区始终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重中之重,全力以赴做好服务保障,支持企业发展,促进产业聚集。
打造办事更高效的政务环境
推行“全国一张清单”管理模式,全面落实“两个免于提交”:凡是政府部门核发的材料,原则上一律免于提交;凡是能够提供电子证照的,原则上一律免于提交实体证照,减环节、减材料、减费用、减时限、减跑动。推行市政公共服务一体化,深化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改革,实现水、电、气与不动产登记同步办理过户。
打造发展更有序的市场环境
深化“证照分离”改革,直接取消审批24项、审批改为备案8项、实行告知承诺26项,与非自贸试验区相比分别多出8项、1项、8项,企业需要办理的审批更少、办事也更加便捷。在全省率先推行商事制度改革,实施综合许可证,实现了领证当天就能开门营业。截至目前,发放药店、小餐饮、便利店、母婴店等综合许可证1123张,占昆明市的31%,稳居云南省办理量第一。
打造权责更规范的法治环境
全面落实柔性执法“减免责清单”制度,开展综合监管“一件事”改革,最大限度减少对经营主体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干扰。完善国际法律服务综合体,创新开展涉外商事诉讼、仲裁与调解“一站式”纠纷解决机制试点,实现调解、仲裁结果的互认、互信、信息互通,帮助企业妥善应对各类跨境贸易和投资争端。
打造投资更便利的国际环境
发挥“RCEP+中老铁路”叠加效应,聚焦中老铁路国内外货源集结、过境贸易、转口贸易等,研究制定配套政策。强化国际化规则服务供给,加快RCEP综合服务示范区建设,打造RCEP公共服务平台。建立人才引进“绿卡”制度,设立海内外高层次人才“一站式”服务窗口,在出入境、户籍、纳税、住房、配偶随迁、子女就学、社会保障、职称评定等方面提供优质服务。
5年风雨兼程、集智聚力,园区以创新为笔,以开放为墨,书写建设新篇章,促进了区域经济的蓬勃发展,更为昆明乃至云南的对外开放和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展望未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擘画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蓝图,改革的号角再次吹响。
站在新起点,再创新业绩。昆明经开区(自贸试验区昆明片区)将继续秉承“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的自贸精神,深化制度创新,优化营商环境,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拓展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合作,吸引全球优质资源汇聚,打造创新开放新高地、产业发展新高地,共同绘就壮美的中国式现代化云南篇章。